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在线阅读 - 第74章 亩产二万斤的红薯

第74章 亩产二万斤的红薯

    洛阳城外。

    此时的萧玄,正在一众公卿百官的陪同下,巡视春耕的状况。

    就目前而言,民屯还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军屯。

    所以萧玄现在视察的这个地方,正是朝廷的军屯区。

    正值春耕,但是在田间地头上劳作的军屯士兵,已经是光着膀子,挥汗如雨的在驱使着耕牛犁地,或者挥舞着锄头松土。

    朝廷已经将大量的无主之地收归国有,或者是将一些军屯士兵或者流民安排到其他地方开垦荒地。

    “这是玉米,这是红薯,这是土豆。都是十分高产的农作物!”

    萧玄命亲卫从马车上,搬下来一筐又一筐的农作物,为在场的公卿百官一一介绍。

    这三种农作物,对于公卿百官而言,都是十分稀奇的。

    就连常年劳作的农民,都闻所未闻,从来都没有见过。

    “高产量的农作物?太尉大人,不知道这玉米、红薯和土豆,有多高产?”

    跟在一边的司空杨彪,颇为好奇的询问道。

    “问得好。”

    萧玄轻笑一声道:“杨司空,你可知晓一亩地,产粟米几何?”

    杨彪闻言,想了一下,然后回答道:“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

    “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

    “也就是说,一亩地可产出粟米大概三石。”

    在场的大臣都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就萧玄所知道的,汉代的重量单位分为五等铢、两、斤、钧、石。

    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容量单位则是龠、合、升、斗、斛五量,一合等于二龠,合以下都是十进。

    而在这个时代,石也作为容量单位,与斛相等,为一百二十斤。

    至于汉代的一亩要比现代的一亩稍小。

    汉代一大亩465平方米。

    现代一亩则为666平方米。

    这是有所不同的。

    而汉代的一斤相当于现代的224克。

    又是不同!

    萧玄拿出一把玉米种子,放在手掌中,微微一笑道:“诸位请看,这是玉米。”

    “我估测这玉米的亩产量,若是能妥善打理的话,应该能达到亩产2400斤,即亩产量二十石以上!”

    “嘶!”

    萧玄此言一出,顿时让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倍感震惊。

    跟在一边的荀彧不禁瞠目结舌,问道:“主公,这是真的吗?”

    “据我所知,上等的良田,粟米的亩产量,也不过五石,普通的农田,更是只有三石左右,这还是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

    “这亩产量二十石,未免太过夸张了。”

    众人都觉得匪夷所思。

    不过,萧玄并没有在欺骗他们。

    玉米的亩产量的确是很高的。

    而且,萧玄手上的玉米种子,是特殊版的玉米种子,固定亩产量1200斤,换算成现在的汉斤,就是2400斤!

    萧玄暂时没有解释,而是拿起了一边竹筐当中的土豆,放在手上掂量了一下,然后缓声道:“这是土豆,又名马铃薯。”

    “土豆的亩产量更高,妥善打理的话,我保守估计土豆的亩产可以达到16000斤,即亩产一百三十三石以上!”

    在一众公卿百官惊诧的目光中,萧玄又放下那一颗土豆,拿起了旁边竹筐里的红薯藤蔓。

    “这是红薯,红薯的亩产量更是了不得。”

    “我估计能达到二万斤,即亩产量一百六十六石以上!”

    为众人介绍完玉米、土豆和红薯这三种高产量农作物的情况后,萧玄又环视一周,道:“诸位,这三种农作物,不但高产,而且不计气候、种植条件、土壤条件等。”

    “耐寒、耐旱,甚至是耐涝,种在并州、凉州那样偏远的不毛之地,也能生存下来,得到高产。”

    “种在江南的荒山野岭当中,也能得到收成。”

    “有这三种东西在,相信,如果不是战争破坏太过严重,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无力打理农作物,一定也饿不到他们。”

    闻言,公卿百官们都纷纷朝着萧玄躬身作揖,异口同声的道:“太尉大人仁德!”

    以萧玄现在的身份,是不可能信口开河的。

    所以他们都选择相信萧玄,认为玉米、番薯和土豆,产量的确很高。

    而且还能在各种各样险恶的环境中生存!

    萧玄的目的,是将玉米、土豆和红薯都推广出去,推广于天下,推广于大汉的各个州郡,各个地方,让穷苦人家都能受益无穷。

    东汉末年,这兵荒马乱的世道,有很多无辜的老百姓,不是被乱兵杀死,也不是被瘟疫杀死。

    他们更多的,是被活活饿死的。wap..OrG

    普通人家易子而食那样的悲剧,萧玄也不希望看见。

    可想而知,玉米、番薯和土豆,要是能真正的推广出去,大行其道,一定能救活很多人。

    除了这三种高产量的农作物之外,萧玄还把已经被大量制造出来的曲辕犁推广出去。

    这个时代,使用的犁,基本上是直辕犁。

    萧玄拿出来的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

    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

    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

    随着曲辕犁的问世,大量的荒地就会被迅速开垦出来,农民们也能精耕细作。

    而曲辕犁再搭配上玉米、土豆和红薯,是一定能让萧玄造福于苍生的。

    “现在,我来教你们如何种植这三种农作物。”

    萧玄来到一众军屯士兵当中,耐心的为他们讲解玉米、土豆和红薯都种植方法。

    首先是玉米,玉米的话种植起来十分的简单。

    首先是犁地,让沟壑纵横,不必犁得太深。

    接着是施肥,这个时代的肥料基本上都是土木灰、牲畜的干粪便、尿液等等。

    不过这种有机肥也还能用。

    再接着就是人工播种。

    在萧玄的授意下,会有军屯士兵手拿种盆,跟在耕犁后面。

    间隔好一定的距离之后撒种子上去。

    “一定要控制好播种的距离,不然会导致玉米和玉米之间太远或者是太紧密。最好是不超过一尺(24公分左右)……”迷惘的小羊羔的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