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在线阅读 - 第222章 买到就是赚到

第222章 买到就是赚到

    萧玄在司马朗以及一众蓝田县官吏的陪同下,视察粥棚的情况。

    萧玄进入粥棚之内,用锅勺舀起了一碗粥,喝了一口后,顿时眉头一皱。

    这一锅的粥米当中,还漂浮着菜叶子,甚至是肉沫,但是里边的米粒着实是不敢恭维的。

    “大王,可有什么不满?”

    司马朗很是不解的询问道。

    “伯达(司马朗表字),这粥厂每日施放的粥米,一人一天是多少碗?”

    ”回禀大王,一人一天两碗……”

    在古代,没有一日三餐的说法,一日两餐实属正常。

    不过,大户人家吃点宵夜,那是平常的事情。

    萧玄不满的则是这锅里的粥米太少,说是稀粥都算是抬举了。

    萧玄瞥了一眼司马朗,问道:“伯达,若你一日喝两碗这样的米粥,能果腹吗?”

    “这……”

    司马朗尴尬的回答道:“大王,若臣一日喝两碗这样的米粥,难以果腹,虽不至于饿死,却也是浑身无力,四肢发软。”m.zwWX.ORg

    “说得好。”

    萧玄淡淡的道:“这两碗米粥,若是小孩或者老人还好说,倘若,是五大三粗的年轻人,可能济乎?”

    “搞不好是要饿死人的。”

    “朝廷向灾区发放了那么多的粮食,难道就不够你们各地的郡县埋锅造饭吗?”

    对于朝廷发放了多少的粮食,萧玄是心里有数的。

    甚至于,萧玄都已经是按照了军中的标准,给予灾区的百姓发放赈灾粮,哪怕是一日三餐喝粥都不是不行。

    若一日两餐,餐餐吃饭也不是问题。

    为什么下发到灾区之后,老百姓能吃上的粮食这么少?

    缘何于此?

    “大王,确实不够。”

    司马朗叹了口气,硬着头皮向萧玄进言道:“上一批到蓝田县的赈灾粮,是三万三千石,下一批的赈灾粮,还有半个月才能抵达。”

    “若均分下来,分放稀饭一样的粥米,实在不够,故而臣只能退而求其次,施放稀粥……”

    听到这话的萧玄,不禁眉头一皱。

    “仲康,把账簿拿过来。”

    “诺!”

    跟在一边的许褚,连忙将账簿递给了萧玄。

    萧玄翻开账簿看了一下,顿时会意。

    “这账簿上的记录,发给你蓝田县的赈灾粮,是整整六万石。负责押送赈灾粮的民夫口粮不计其中,由朝廷另外负担,那剩下的二万七千石粟米,何在?”

    “这……臣不知。”

    司马朗不禁冷汗直冒。

    这整整少了二万七千石的粮食,谁能负责得起?

    司马朗有这样的胆子,敢欺瞒萧玄,欺上瞒下,贪图赈灾粮以此来中饱私囊吗?

    不。

    司马朗不敢!

    司马朗曾经当过丞相府的属官,被萧玄所信任,有所了解司马朗的性格之后,他这才被外放出去,担任蓝田县县令的。

    “看来,这赈灾之事,有不少猫腻……”

    萧玄意味深长的说道。

    对于赈灾的事情,萧玄是十分看重的。

    以至于,萧玄都下令,向灾民发放大量的粮食,用了军中将士的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代,士兵一个月的口粮大约三石三斗左右。

    古代北方在宋朝以前,仍然是以粟为主,再加上一些野菜熬制的汤,条件很是艰苦。

    除了高级将领外,很少有肉食,除非杀马,这也导致,士兵需要通过大量的食物来维持一天的消耗。

    这不能与现代相比,毕竟现代食物油性充足,人体需求的热量很容易满足,所以吃的少。

    而根据这个时代一石约盛27市斤计算,三石三斗约89斤多。

    以一月三十日算,相当于每天三斤粟,如果仅仅以重量相比的话,相当于一天大约十二个馒头。

    由于汉代仍然是吃两顿,所以每顿相当于六个馒头的量,当然这其中的热量应该远远低于后世!

    相较于现代,一天十二个馒头,对于体力劳动者来说并不是奇怪的事……

    当然了,雍州这个地方的是旱灾,萧玄并没有要求灾民们以工代赈,但一天两餐,餐餐喝稀粥,搞不好是要饿死不少人的。

    而这一切,都跟萧玄预料中的差不多。

    萧玄早就猜到,一旦发生灾害,肯定会有不少贪赃枉法的事情发生。

    毕竟人性贪婪,是无法得到满足的。

    哪怕是萧玄制定了不少政策,要杜绝贪污腐败的事件发生,都不可避免……

    翌日,萧玄穿着一袭常服,在典韦和许褚的陪同下,在蓝田县的集市上微服私访。

    原本车水马龙的繁华集市,此时已经是一片萧条的景象。

    街道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唯有粮铺的生意格外的火爆。

    在粮铺那里,已经排起了长龙一般的队伍,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粮铺的四周,也有不少手持木棒,或者是干脆握着利剑的大汉,正在维持秩序。

    萧玄于是跟在了队伍的后边,老老实实的排队。

    “什么?一石粮食要一千文钱?”

    轮到了萧玄排队,在知道了而今蓝田县的粮价之后,很是诧异。

    这不是很离谱吗?

    萧玄可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深居简出的人。

    对于寻常的粮价,萧玄还是知之甚深的。

    要知道,除了秦末汉朝、王莽篡位这三个动乱的年代,大汉整体粮价都比较平稳。

    从汉文帝到宣帝年间,汉朝的粮价一直维持在一百文一石的范围。

    汉朝的一石与唐宋等朝代的一石不同,只相当于现代的六十斤左右,也就是说100文大约可以买60斤粮食,粮价为1.6文一斤。

    在西汉、东汉后期天灾年份,米价攀升到一石400-500文,折算后粮价约为8文一斤,在天灾的环境下,也还过得去。

    但是,这一千文钱一石粮食,如何说得过去?

    “哼哼,公子,我看你的衣着打扮,还有气质,就知道你是出身不凡。”

    负责兜售粮米的小厮轻笑一声,说道:“但,今时不同往日。”

    “而今的粮价波动极大,今天还是一千文钱一石粟米,明天就是一千二百文钱一石,甚至是一千五百文钱一石!”

    “你要是不买,就没有了!”

    “现在买到就是赚到!”迷惘的小羊羔的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