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言情小说 - 七零:高冷男知青处心积虑想娶我在线阅读 - 第262章 失败的油豆皮

第262章 失败的油豆皮

    聂怀安进屋没多久。

    聂母也跟着上了楼。

    大庆婶儿看着聂母,连忙凑上去。

    “呦,怀远他妈,我看怀安抱着一个大包进屋里了,你家怀远寄来的东西有不少吧?”

    聂母笑笑。

    “嗐,刚刚不是说了吗?怀远下乡的地方也是穷乡僻壤,他不能寄些值钱的东西。”

    大庆婶儿想跟着聂母进屋瞧一瞧。

    聂母也是在这房子里住了几十年、有脑子的老经验人了。

    想看他们家的消息,然后再出去跟别的邻居说?

    门都没有,

    那也看她愿不愿意。

    “他婶儿,你先忙,等忙完了咱们再一块聊天,我先回家了。”

    大庆婶儿有心想说一句,她现在一点儿都不忙。

    可聂母已经把门给关上了。

    聂母回到家,一进屋就看到聂怀安正在找剪刀拆包裹。

    “怀安,光拆开看看就行了,你可别乱动,等你爸回来再收拾你。”

    聂怀安蹲在地上头也不抬地回答道。

    “我知道了,妈,你真啰嗦。”

    包裹是程颂宁准备的。

    里面放着各种用碎布制成的小布袋。

    布袋上面还贴着标签,上面分门别类的写着布袋里面是什么东西。

    “好浓的中药味儿啊。”

    聂怀安刚一打开口袋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中药的味道。

    他低头看了看小布袋上面写着的字。

    布袋里面分别放着党参,天麻,红枣,枸杞之类的干货。

    还有小黄米大豆之类的粗粮。

    布袋的最下面,放着两块布料,聂怀安性子急,伸手往里面一摸,在里面摸到了一团毛茸茸的东西。

    想到自己前段日子给他大哥写的信。

    他大哥真的给他弄来一张狍子皮了?wap..OrG

    聂怀安也不管刚才他妈念叨的什么了。

    性子一急,顾不得包裹最上面有东西,伸手就想把那团毛茸茸的布料给扯出来。

    摸出来的皮料是银灰色的,毛很长,有点像狗毛,想到他爸曾经说过东三省有狼。

    聂怀安的眼睛兴奋起来。

    “妈,你看,我哥给我寄了一张,”

    话还没说完,站在玄关门口看信的聂母比他还要兴奋。

    “太好了,颂宁怀孕了,我要当奶奶了!”

    ……

    远在沪市的聂家的欢乐先搁置不提。

    这天下午。

    聂怀远程颂宁还有村长一些人都围在豆制品加工厂的车间里。

    他们脸上一脸沉穆。

    再过一会儿,他们厂制作出的第一张油豆皮就要出锅了。

    徐志高背后有徐老爷子。

    说要给村里捐赠机器。

    不到五天的时间,一台大豆研磨机,两台简易搅拌机,就被送到了上牙榙村。

    这三台机器是烧柴油的。

    虽然用的能源贵一些。

    但村长他们见到机器仍很高兴。

    有了机器就说明他们村的工厂是名副其实的工厂,

    而不是虚有其表的加工作坊。

    就算他们很难搞到柴油。

    就算他们不会鼓捣机器。

    就算他们在用完机器以后,觉得使用机器还不如用人力来的快。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三台加工机器的喜欢。

    有了这三台机器,就说明他们上牙榙村比别的村要先进。

    “本立,你和有粮的手慢一点,力气用的匀和一些,别把豆皮挑破了。”

    村长站在距离豆浆锅最近的地方。

    嗡声嗡气的叮嘱着刘本立和田有粮。

    豆制品加工厂用的豆子是大队部粮仓里的备用粮。

    聂怀远带回来的消息。

    县城钢厂的领导答应,只要上牙榙村的工厂,能够按时给县城那边送去500斤干豆皮。

    那钢厂以后就和村里做长期的生意。

    这单买卖要是做成了,就像聂怀远他们说的。

    以后他们村就不光靠着种地养活一家老小了。

    所以就算村长觉得建厂这事再不靠谱,再是笑话,他还是让村里两个最能干的中年后生到加工厂这里帮忙。

    一个是尚金花的前夫刘本立。

    一个是大队长的亲弟弟田有粮。

    听到村长的叮嘱,站在一边的田有粮憨笑两声。

    “刘叔,我和本立又不是没做过大豆腐,挑张油豆皮又有什么难的,你老就放心吧。”

    村长瞪了田有粮一眼。

    刚想再叮嘱几句。

    没曾想,还没等说话,田有粮和刘本立手上的油豆皮突然从中间断裂。

    油豆皮只有一半挂在细条的竹竿上。

    剩下的一半儿漂浮在滚烫的豆浆锅里。

    村长气得够呛。

    “早就跟你说了,让你注意点你不听你看,成这样了吧。”

    田有粮也觉得不好意思。

    刚跟村长开了句玩笑,现在就这样了。

    倒是一边的刘本立能够沉得住气。

    “刘叔,这是第一锅,皮子起的不厚实,下一张就好了。”

    “就是,刘叔,下一张就好了。”

    旁边的大队长田有粮也劝道。

    村长横了田有粮一脸,

    “那不敢进挑第二张?”

    第一张油豆皮从中间断裂,他们以为是豆浆熬得火候不到位,

    第二张豆皮断了,

    第三张豆皮断了,

    那就不能说是火候不到位的问题了吧。

    村长眉头紧皱,

    一边的聂怀远程益等人脸上表情也不太对,

    倒是被他爹扔到村里来学习的徐志高看不出里面的蹊跷。

    “村长,是不是两位大哥第一次做油豆皮,不会操作啊。”

    听到徐志高的问话,

    刘本立和田有粮脸上都不太好看,

    他们自家都做过大豆腐,

    谁家做豆腐时没挑几张油豆皮当零嘴吃。

    聂怀远上前几步看着锅,

    拿起勺子舀了一勺豆浆凑近看了看,

    “会不会是豆浆的粘稠度不够,所以出的油豆皮容易断?”

    其实,这油豆皮要是自己吃,你碎成什么样都没关系,

    可豆制品加工厂产出来的油豆皮是要晒干送到省城钢厂的,

    送过去一堆不成形状的豆腐皮渣滓,人家能买你的货,给你钱吗?

    挑豆皮出了这样的问题,

    上牙榙村的几个大老爷们也顾不得干别的了。

    他们围着熬豆浆的锅,叽叽喳喳的分析着豆皮不成型的原因。

    程颂宁站在距离豆浆锅稍远一点的地方,

    她现在怀着宝宝,小心为好,

    她看着豆浆锅那边的情况,心里和系统助手沟通着。

    和系统助手聊了半天,它没帮程颂宁分析油豆皮中间破裂的原因,

    分析的话,系统助手要分析豆浆水的水乳配比,还要检测豆浆水的加热温度,还要测试挑豆皮的人的用力大小。

    这样一套下来,太炸人眼了。

    系统助手给程颂宁推送了一份油豆皮豆浆水配比说明书。入海鱼的七零:高冷男知青处心积虑想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