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言情小说 - 快穿:不一样的结局在线阅读 - 第136章 农门寡妇43

第136章 农门寡妇43

    自从水井打好了以后,余珍一个人在家没事就放水到水井里,也让放水成了日常生活必须做的一件事。

    同时在余珍的水井打好之后没多久,里正去衙门开会,收到每个村庄都要想办法贮存水的命令。

    而且是存的越多越好,不管用什么办法,还得保证水能喝。

    之后朝廷还会派人下去检查,每个村都必须有。

    至于沙河镇打井的人,全都聚集在一起,在沙河镇打深水井。

    按照朝廷的标准,打完一口打下一口。

    余珍偶尔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感叹一下自己打井的时间早了一些,不然这些人都没征召了,自己就是想打井也没办法。

    里正忧心忡忡的回了王家村,把事情告诉了他爹。

    族长抽了口烟,看了看外面的天,估计朝廷也有人知道旱灾要来了吧,不然怎么会有这种命令。

    应该是皇上得天庇佑,朝廷的动作他也是知道的,不过这样也好,王家村的危险也会少一些。

    外面的平民百姓也好过一些,大家都有活下来的机会,也是得天之幸。

    族长让里正去通知村里各家,晚上召集村里人开会,朝廷吩咐下来的事还是要办的,同时也给度过旱灾加一道保险。

    到了晚上,村里的男丁陆陆续续进了祠堂。

    族长让里正把开会结果和村里说说,里正照做了,把开会内容一一说了出来。

    “上边要派人过来查看的,这事我们要照办,不能不做。”

    最后开会结果就是,选好一个地方,村里人合力挖个地窖,周围涂上防水材料。

    等过了这次检查,往后不用来贮存水,也可以用来存别的东西。

    就是往后遇上人祸,以后大家也有个躲的地方。

    工程有些大,不过村里人也多,干起来挺快的。

    不过中途收割第一季水稻,以及种植第二季水稻拖了不少时间。

    进度是快一段时间,又慢一段时间,等大家种完第二季水稻,进度又快了起来。

    余珍被安排烧茶,每天把水烧好,然后送去村里人干活的地方,一天需要跑好几趟。

    或许是每天都去原因,余珍是亲眼看着地窖一点点成型。

    后来挖到出水的地方,族长又力排众议,把出水的地方留了下来,往下打了好几米,又把出口围了起来。

    找来修水井的过来忙活一段时间,不过这些人都是后来学怎么打井的,都是新手,老手都在听朝廷的话办事,不过总得来说一口水井是弄出来了。

    又在比水井高点的地方挖了排水通道,就算以后排不了水就当通气的用。

    整体来说,角落里一口井,井口非常高,井口高度差不多的地方挖了条通道可以过去打水。

    其他地方都挖的比较低,涂上防水材料,过几天倒是可以从井里打水,然后往下倒。

    为了防止有人摔下去,还搭了个简易的栏杆。

    地窖的出口就在通道上,还挺方便进出的。

    等地窖挖完,有好多村民打趣,把东西搬过来,这里可以当家住了。

    因为地底出水,大家也没急着去挑水,等它自己流几天,再直接从水井里打水往下倒。

    等地窖完成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旱灾来了,因为已经很久没下雨了,就是不知道旱灾有多久,严不严重。

    地里的庄稼长势非常不好,能有平常一半就不错了。

    看着地里的庄稼,不少人唉声叹气,同时很多人进山找吃的,就是野菜什么的都挖下来晒干贮存起来。

    这会不用族长说,大家自觉往地窖的池子里注水,防止以后一点喝的水都没有。

    等水注满的时候,里正通知朝廷里的人来检查。

    朝廷的人之前来了好几次,看到有好好完成任务,没多说什么,但总归王家村没完成,时不时就得过来看看进度。

    现在听到完成了,就赶紧过来看一眼,找出一个地名册,把王家村的名字打个勾。

    夸奖了一番就离开了王家村,说完成的随然慢,但是工程挺大,完成的非常好。

    等朝廷的人离开,族长就把地窖给锁上了,防止小孩跑进去玩,出什么意外。

    这次因为朝廷大量运输粮食,贮存在各地衙门,还有这奇怪的贮存水的命令。

    之前第一季水稻成熟的时候,不予许卖粮的事大多数人都同意。

    现在这情况大家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能卖银子就不能,手里有粮总归能活下去。

    和自己以及家人的命相比,银子还是其它东西都显得不那么重要。

    收上来的新米依旧被换成粗粮,各家各户家里都存放了不少粮食。

    没多久第二季水稻也收了上来,产量确实只有第一季的下半。

    因为朝廷的各种动作,加上现在大家都知道旱灾来了,让王家村的人对旱灾的严重性很担忧,整的村里的气氛十分不好。

    好在大家担忧归担忧,因为手里有大量的粮食,倒是也没觉得活不下去,就是原本贫苦的日子更苦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现在第二季水稻都不需要族长说什么,默认把收上来的粮食换成粗粮。

    不过这时候把新收上来的粮食换成粗粮比较麻烦,不如第一季的时候方便。

    就是换成功了,同样的水稻粮食换的粗粮没第一季的时候多。

    这种情况,村里人也没说什么,开了一个会,最后还是换了。

    什么都没自己的命重要,少点就少点。枇杷梨的快穿:不一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