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在线阅读 -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861节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861节

    这一句谢谢,牟红中其实很早就想说了,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说实话,没有陈江海今天的这个建议,牟红中得不到这么多的关注。

    明天这件事上报纸后,牟红中已经可以猜到,会引发多大的轰动了。

    这一切,都是拜陈江海所赐。

    只是说一句谢谢的话,还不足以表达牟红中的谢意。

    此时牟红中也想不到怎么感谢陈江海,只能先来一句谢谢。

    陈江海笑着说道:“老哥你言重了,我只不是给你一个提议而已,其他的什么也没有做。”

    “江海,你这话我可就不赞同了!一个好点子,价值千金啊!”

    牟红中郑重其事地说道。

    这句话从他的口中说出,多少还是有故事的。

    当初他用罐头换飞机,这种点子一般人根本就不敢想。

    也就是牟红中,敢想还敢做,结果还把这事做成功了。

    牟红中跟着双眼直直的看着陈江海说道:“江海,我有个好建议,想听吗?”

    “老哥请讲。”

    陈江海点了点头。

    牟红中凑近一步,压低声音说道:“江海,有机会去搞一个上市指标吧!”

    听到牟红中这话,陈江海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华夏现在的企业上市,其实跟后世所说的上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国内现在的上市指标,大部分给到了当地的国有企业。

    至于经营良好的民营企业,其实很难拿到这个指标。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这里面是有很多历史原因的。

    深城认购证事件,就是出现这种情况的诱发事件。

    与此同时,国内大部分的国有企业,连年亏损、资金紧张,可以说进入了寒冬时期。

    各种因素集合之下,国内不少经济学家纷纷表示,股市可能是拯救国有企业的最佳手段。

    这种情况下,华夏便实行了一种全面扶持国有经济的指标配额制的上市制度。

    具体就是由中央确定上市额度,然后按系统分配到各部委,按区域分配到各省、市、自治区。

    在各省、市、自治区拿到上市指标后,按照自身系统经济分配这些指标。

    最后大多数分配给了各地的国有企业,这些就上市指标意义的存在。

    这些指标当中,只有少数著名的乡镇企业,因为改革效应和象征意义需要,侥幸拿到了上市指标。

    这些公司中最有名的,包括万象集团,以及苏杭的华西村。

    秋海作为陵海的一个领头企业,想要拿这么一个上市标准的话,并不困难。

    尤其是陈江海跟冯宗贤的关系摆在这里,只要陈江海开口,后者肯定会全力为秋海集团争取的。

    对于牟红中提出的这个介意,陈江海压根就没有想过。

    凡事都有两面性。

    上市这个东西有好有坏,现在看来还是弊大于利的。

    就国内现在的股市情况来说,上市显然是一个很不明智的选择。

    股市存在着太多风险,陈江海不想把这些风险,带给秋海。

    而且现在的秋海并不缺钱。

    或者更确切的说,从岛国股市获取了大笔资金之后,陈江海手上掌控的资金是相当丰富的,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根本没有必要上市了。

    陈江海并没有着急回答牟红中的问题,而是笑着反问道:“老哥,你为什么不去搞一个上市指标呢?”

    听到陈江海的问题,牟红中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说:“江海,我的南德和你的秋海,本质是不一样的。”

    听到牟红中这样说,陈江海顿时明白了。

    南德的本质是个投资公司,说到底他没有自己的实体产业,想要上市自然不会太容易。

    或者说,根本没人敢给南德开这个后门。

    就冲着这一点,南德想要拿到上市的指标,几乎就是不可能。

    “江海,老哥我实在是没办法,你手里的秋海可是一个正经的企业啊!我想凭借你的手段,肯定能够拿到一张上市证的。”

    牟红中感慨了一句,然后又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他当然知道陈江海手里的秋海,如今算得上是民族企业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存在,拥有着怎样的影响力。

    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要陈江海愿意开口,这个指标绝对是手到擒来。

    虽然并不打算去搞什么上市证,但陈江海还是感谢牟红中的提议,笑着点头道:“老哥,这个我会考虑考虑的。”

    看到陈江海这个样子,牟红中知道对方应该是没有上市的打算了。

    对于这点,他倒是不怎么意外。

    陈江海要是想上市的话,肯定要就去做了,也轮不到他来提醒。

    能把秋海发展到这个地步的人,肯定是有自己主见的。

    牟红中轻轻拍了下陈江海的肩膀,没有再多说什么,点了点头就上车了。

    对于陈江海而言,堪称梦幻的一天,也就算过去了。

    第二天,十大杰出企业家颁奖仪式的报道,直接上了报纸头条。

    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在猜想这次的主角,会不会是陈江海。

    作为这次年纪最年轻的企业家,陈江海受到的关注自然是最多的。

    可是报纸出来后,让很多人都是大跌眼镜。

    这次的主角,居然变成了牟红中!

    第953章 不见兔子不撒鹰!

    牟红中提出的要成为世界五百强的宏大目标,牢牢的占住了醒目位置。

    通过这个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对牟红中感兴趣起来。

    再加上他以前种种的传奇经历,他们觉得牟红中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华夏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人。

    与此同时,不少人对陈江海的表现有点疑惑。

    他们最看重的人,怎么会成了别人的陪衬呢?

    他不是应该在这种场合,高谈阔论一番吗?

    他不是应该给大家描绘一下秋海未来的蓝图远景吗?

    难道这是后劲不足了?

    ……

    当然,对于各种各样的评论,陈江海是毫不在意。

    他只要做行动上的巨人,而不是口头上的王者。

    他会用行动,证明世界五百强企业不是靠吹的,是靠做的!

    一家人高高兴兴吃好了早餐,正准备出发时,旁边传来一个声音:“江海,早啊!”

    扭头看到居然是庄赫后,陈江海不免有些惊讶。

    这位怎么会找来了。

    “怎么,是不是很惊讶?”

    庄赫微微一笑道。

    陈江海伸手说道:“是很惊讶,庄主任你不会是来请我吃早餐的吧?”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庄赫不由得笑了笑。

    “陈总,我今天来,是有求于你的。”

    握了握手,庄赫正色说道,表情有几分严肃。

    陈江海听到这里,越发的好奇了。

    庄赫究竟会有什么事求到自己这里来。

    “江海,那我们先回房间了。”

    林婉秋很是善解人意,这时候赶紧站起来说道。

    陈江海点头道:“好,等会我上去找你们。”

    林婉秋点点头,带着陈立业他们回房间去了。

    “庄主任,我们坐下聊吧!”

    陈江海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庄赫点点头,直接在陈江海的对面坐了下来。

    随后,庄赫也没有瞒着陈江海,把他的来意说了出来。

    庄赫要说的事,跟陈江海昨天参加的十大杰出企业家也有点关系。

    自从陈江海把振兴民族企业的口号喊出来后,全国上下都很重视民族企业。

    在这种氛围下,每个省都搞了一个杰出人物企业家访谈活动。

    这种情况下,央视的处境就显得有点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