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杀生道果在线阅读 - 杀生道果 第113节

杀生道果 第113节

    而是他根本就不符合【地阙金书】的前置条件。

    【戒律禁忌一:天地异数!

    凡人之躯,纯净白纸,不依道法,却能在轮回转生之时,完全破解胎中之迷,明悟自身本来!

    非此天地异数,不能承载这地阙道法。

    若强行修习,三魂七魄将被道法渐渐拖入幽冥地府,永世沉沦,不得超生!慎之,慎之!】

    哪怕是拥有可以修改命数,让人符合世间各种道法修行条件的《小生死簿》,都无法人为达成这种特殊的前置。

    既然是异数,便已经完全超脱了《小生死簿》的能力范围。

    “所以《小生死簿》会落到我的手里,表面看起来是一连串的巧合,实则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必然性!

    也可以说,此宝注定与我有缘。”

    原则:“知识”会吸引相近的“知识”不断聚合。

    故而王远万分怀疑,是不是正因为自己本身的特殊性,才会恰好让《小生死簿》主动找上了自己。

    甚至自己转生投胎的地点,就在距离【枭神墓】最近的大陵村,也很难说这里面没有相互吸引的因素。

    不是自己在追求《小生死簿》,而是《小生死簿》在主动追逐自己!

    直到今天,也只能说是好鞍配好马,宝剑赠英雄,属于互相成就了。

    眼看时间已经来到了子时。

    “阴阳大会,水火交泰;夜半子时,野诡杀人。”

    这也是“阴山道”术法最佳的修行时机。

    王远整理了一下衣衫,点起三柱线香,在《小生死簿》面前默默祷祝,心中不断观想着那一尊三首鬼神的样子。

    祂原本是左肩为虎首,右肩为龙首,中间为一颗长着牛角的无面人首,但这一次,中间那牛角人首,却被观想成了王远自己的样子。

    【地阙金书】虽然供奉神明,但供奉的从来不是外神,而是自己的元神!

    与此同时,神案上的小生死簿也像是活了一样,“哗啦啦”地开始自动翻页。

    一篇篇玄奥的道法,一一自主呈现。

    好像要深深烙进王远的心底。

    教门修士认为,供奉着教门尊神作为“道统源流”的门派才是修行正统,万事全靠自己的左道旁门,只是一群上不了台面的泥腿子。

    按照这种分类方式,“阴山道”也是旁门。

    但是旁门其实也分三六九等,底蕴最深厚的那一些,虽然没有活生生的道统源流,却拥有自己供奉千百年的【道统法物】!

    对本门弟子来说,同样也是巨大的助益。

    举整个道脉之力,将一代代道主、掌教元帅、门人弟子的众多感悟、知识全都寄托在【道统法物】之上。

    可以说,这【道统法物】便是本门道法的具象化。

    在门派传承之时,有着不逊色于道统源流的玄奇伟力。

    当初桃仙娘就介绍过,一南一北,南方“龙象道”的【黄龙锏】,北方“太乙玄兵道”的【五雷车】,都是赫赫有名的【道统法物】。

    而且教门虽然个个历史悠久,实力强悍,但在王朝官面上却被极为敌视。

    反倒是他们眼中看不上的旁门,其中有极少部分的佼佼者,会受到王朝承认,御赐宫观和道官之位,收为羽翼。

    三十六营中“神机营”的【神机枪炮法】,就出自“太乙玄兵道”的玄兵观,【白虎兵法】、【蟠龙兵法】就出自“龙象道”中的龙虎庙。

    “阴山道”的《小生死簿》,虽然不是经由一代代弟子呕心沥血供奉而成,却是先天而生。

    论位格还要在那些旁门大派的【道统法物】之上。

    无需设法坛、备宝材,也能直接为自己的簿主传承道法。

    王远默然肃立,持香祷祝片刻,将三支线香插入香炉。

    退后一步,双手结【五官坛城印】,口中颂咒:

    “当尔之时,神风遐著,万炁扬津。天震地裂,枯骨更生。沉尸飞魄,皆起复形……”

    刚开始还只有一个声音,渐渐地黑暗中无数个窸窸窣窣的声音与之齐颂。

    但在旁观的凰妩和桃仙娘眼中,周围却又空无一物。

    “……酆都铁围,长夜九幽,即时破坏。地狱苦魂,化生诸天。三恶道苦,一时解脱。

    时诸罪辈,以斯光力,得生十方诸大天宫,此为【阎罗金阙】!”

    感知中,夜色陡然阴沉,四野忽然变得无比空旷,山脉、森林似乎都在向后退去,要为某个庞然大物腾出地方。

    王远体内一点性灵之光关照丹田,断喝一声:“摄!”

    就见《小生死簿》刚好翻到扉页,其上那威严鬼神的三首六目蓦然有金青神光射出,接着合为一处,当空一闪没入王远脐下三寸处。

    嘭!

    仿佛受到实实在在的冲击,王远又往后退了一步才止住身形。

    他便清晰感觉到丹田中多了什么东西,无形的力量霸道地逸散出去,将原本的【聚兽奇术】、【化虎奇术】远远排斥到了角落。

    这便是【地阙金书】的一道“法苗”!

    王远福至心灵,掐诀一引。

    呼——!

    体内仿佛有大风刮起,刮遍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又猛地从头顶冲出,无数符咒篆文好像奇花怪树,楼阙宫宇层层堆叠。

    最终,在王远头顶显化为五座宝光灿灿的繁复法坛。

    【五官】在天、在阳为五龙,在地、在阴为五鬼。

    在方位为东、西、南、北、中,在人身为心、肺、肝、脾、肾,在五行为金、木、水、火、土……

    包罗万有,显化万象!

    王远低喝一声:

    “仙娘!”

    “是,法主!”

    好似青衣仕女曼妙多姿的木官桃仙娘,闻令起身盈盈一拜,迈动月牙般弯弯的玉足,向着那座青色的坛城纵身一跃。

    端坐法坛,合为一处。

    铛——!

    天音鸣响,木官归位!灵光大放!

    【五官坛城】骤然塌缩,连带着桃仙娘一起重新冲回王远的体内。

    与此同时,九天之上一颗惨白的星辰大放光明。

    王远再次掐诀。

    他竟是要直接采天地灵炁,浇灌“法苗”,让它在体内生根发芽,筑就一道最完美的道基!

    第一百一十章 天灵地灵,一步筑基

    事实上所谓的“天地灵炁”并非一体,必须要分开来看。

    因为这一方神诡世界,本就是正处于剧烈的天地冲突对立之中。

    虽然也是阴阳二元,却不是正常秩序世界的那种天为阳、地为阴,而是阴阳颠倒,乱做一团。

    故而这“天地灵炁”也不能简简单单混作一谈。

    其中“天灵之炁”来自【天门】之上:三十三天,日月二宫,周天星府,也是“杀生树”牢牢盘踞的大本营。

    故而当初举行“杀生宴”时,需要:开天门,邀诡神。

    随着“知识”被活化,天灵在作为一种神奇能量的同时,还携带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

    既是灵炁也是灵信。

    而“地灵之炁”则来自人间或者【地户】之下,也叫做红尘气,大多根源于有情众生的自然孕化。

    比如哼哈二气、地气、阴煞、香火、阳气、瘴气、民气、官气、虎煞、情煞……

    在王远看来,这有些像曾经看过的一个概念——“天罡地煞”。

    只有罡煞熬炼,互相制御,才能化作一道完整的【道法凭依】。

    不同的是,天地灵炁都是可再生资源,只要“杀生树”和有情众生还在,就能源源不绝地持续产生,不必担心会迎来……末法。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许多借法的咒文开头就是:天灵灵,地灵灵,泛指天地间一切的造化灵机。

    当术士在修行时。

    这控制着灵炁多寡的【天门】、【地户】,便好像炼丹时的文火武火,需要用心时时调整。

    既要避免天灵太多,被活化的知识反客为主,也要避免地灵太多,被红尘迷心,彻底沉沦。

    无论哪一个多了,都是大毒!

    此时。

    王远手中掐【五官坛城印】,口中疾颂:

    “第一委气立!第二顺气生!第三成万法!第四生光明!庆云开生门,祥烟塞死户,荡荡自然清!”

    瞬间。

    他便感觉自己的精神被无限拔高,似乎要与这片熟悉又陌生的浩渺星空完全融合。

    混乱、嗜血、无情、恐怖……种种可怕的情绪,同时灌注入王远的心灵,似乎这天空之上的一切都是活的。

    而且对人饱含恶意。

    天门之外,有大恐怖!

    但早有预备的王远很快便沉下心来,镇定地断喝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