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历史小说 - 杀生道果在线阅读 - 杀生道果 第149节

杀生道果 第149节

    在某些术法的运用上,也未必比别人更加高明。

    唯无常为天下之恒常。

    世界上永远不变的就是“变”!

    就像是【道统法物】的原理,其实是集合整个道脉所有门人弟子的知识、感悟相互碰撞,继而从中诞生出新的道法一样。

    上乘道法未必是由上而下诞生,也有可能是由下而上,集中众人的智慧创造出来。

    今人未必不如古人。

    王远更是不会完全迷信【天部道法】,就此抱残守缺。

    而是什么好用就用什么。

    显然他的选择是对的。

    当这一道【功德金光】撒下时,军魂满身的伤残血污顿时都被尽数洗去,眼中也渐渐多出了宛若烈焰燃烧般的灼灼神光。

    就连鬼体都凝实不少,甚至有了些许“炼形”完成后的真实感。

    王远动作不停,手中桃木法剑在那些【黄泉阴兵符】上一拍一挑,一百一十一张符纸立刻飞射而出。

    化作一道道灿烂的火线,精准地钻进每一位军魂的胸膛。

    同时,口中急颂:

    “天元太一,精司主兵。卫护世土,保合生精。

    华衣绣裙,正冠青巾。青龙左列,白虎右宾。佩服龙剑,五福之章。统领神官,三五将军。有邪必斩,有怪必摧。

    急急如律令!敕!”

    顿时。

    每一位军魂胸膛中的【黄泉阴兵符】,都开始烧起幽蓝色的熊熊大火,转瞬之间席卷而整支队伍。

    转眼之后,一群残兵败将已经重新化作一支军容整洁兵甲俱全的精锐【道兵】。

    挥舞兵刃,口中齐齐呐喊一声:

    “报仇!杀贼!诛妖邪!”

    这便是军魂留恋阳世,不愿前往下土阴司的执念。

    只不过此时他们再非大炎道兵三十六营中的【白虎锐士】,而是“阴山道”麾下的【黄泉阴兵】!

    其中的不同,不仅仅是生死两隔,同时也是修行方式的天差地别。

    过去专门打熬身体的道传兵法已经不再适用,而是转作如同当初麻家兄弟被练成铁甲尸一样的“外练”。

    通过主将掌握的【黄泉兵法】、阴属性的道法、香火、阴德……等等方式不断洗练,便能让他们不断强化。

    直至蜕尽阴渣,成为阴山道的护法神将,补完自身缺损的魂魄,一身灵智也可复归本来。

    由此再度重新踏上修行之路。

    而且走这一条道路,绝对要比他们直接投入阴世要前途远大的多。

    毕竟他们就算有机会成功投胎,落生之后,恐怕也只是一个痴傻儿。

    “红缨!”

    “是,法主!”

    聂红缨接过王远赐下的【错金银青铜虎符】,面向麾下完成蜕变的兵将。

    王远以这虎符为引,将这一局共计111位道兵重新编练为【黄泉阴兵】。

    原本白虎锐士的【道兵虎符】,自然也变成了这一群黄泉阴兵的【阴兵虎符】,为将帅令信。

    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将手中虎符高举过顶,一群在执念驱使下好似刀剑一般的【黄泉阴兵】,立刻本能下拜。

    “拜见法主!

    吾等誓死追随将军!”

    一众阴兵三拜之后,重新定下主从。

    随即便卷起一阵阴风,冲进了王远脑后的【功德金轮】之中。

    就好像王城之中有九重宫禁层层拱卫一样,驻守【五官坛城】者为近臣,驻守【功德金轮】者为外臣。

    若是“阴山道”中他日有其他门人“受箓入道”,王远便可以像那些教门一样为门人拨付兵马,护卫道途了。

    随即。

    凰妩和桃仙娘帮聂红缨的尸体净身,暂时换上桃仙娘的干净衣服,将之收进【万相符宝袋】中。

    其他那百余位【白虎锐士】的尸骨暂时没有办法随身携带,只能尽可能收集起来,就地掩埋。

    只能等将来王远有了自己的老巢之后,再回来为他们迁移尸骨,葬入本山道观。

    当一切都收拾停当之后,时间已经到了半夜。

    正当王远犹豫着是要去那“陈家村”借宿,还是就在野地里对付一晚的时候。

    忽然听到山下那座看起来规模不小的村庄里,响起了一阵极细微的啜泣声。

    即使是哭泣,似乎也在极力压抑着恐惧,不敢哭的太过大声。

    “这……似乎是两个小孩子?”

    第一百四十二章 陈家村,拜龙王

    山脚下的陈家村虽然看着不小,但是明显不太富裕。

    最气派的也不是村长、族老家的房子,而是一座就建在洛水河边上的龙王庙。

    也不知道村民到底花了多少钱财,出了多少人力。

    这龙王庙虽然只有两进的院落,却青砖碧瓦,雕梁画栋,遍植花草,修造的极为精美。

    这个时候。

    村子里大半夜没有睡觉的,可远远不止是正在啜泣的两个孩子。

    而是全村千余口人全都没有睡。

    齐刷刷地跪在那座庙宇的门口两侧,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头。

    更加奇怪的是,大半夜里,没有人掌灯,也没有人说话,更没有任何一家人将年岁低于十五的孩子一起带出门。

    除了庙里那盏唯一的油灯下,两个洗的白白净净,身上穿着簇新花衣的小娃娃发出的啜泣声之外。

    整个村子都死寂的有些吓人。

    正有村长和一个充当着庙祝的老太婆,不时回头看向身后那条波涛滚滚的洛水,时不时低声嘀咕两句:

    “神婆,龙王爷怎么还不来?”

    “急什么?到夜半子正之时,龙王老爷自然会来。

    三十年来,老爷又何曾延误过?”

    “我这不是担心吗?这天上的雨要是再不停,村里种的粟米不用等收获,可就要全都烂在地里了啊!”

    正像是聂人熊那位已经死去的心腹属下老胡,曾经所说过一样。

    “三十年前先皇在位的时候,我们跟着‘龙气法禁’退到了乡里一级,十五年前建明皇帝登基,我们又退到了县一级。

    去年就连州府一级,都不时需要我们御龙直这些裱糊匠修修补补了。”

    穷乡僻壤中的“龙气法禁”近乎完全失效是在昨天,但迅速衰退却是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随着“龙气法禁”不断收缩,像陈家村这种靠近山野的小村落率先遭殃。

    就好像在枯水期的时候,许多人会把房子建在肥沃的河床上,开垦农田种植庄稼一样。

    当雨季来临水位重新上涨的时候,河水便会率先将这些房子、农田通通摧毁。

    “龙气法禁”后退也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对那些已经在“河床”上休养生息了两百余年的百姓来说,却着实难以做出举家迁移的决定。

    也许旁观者可以说风凉话,这些人怎么要钱不要命啊?

    但对这些房子和田地的主人来说,怎么可能轻易舍弃数代人积累下来的家业?

    哪怕离了此地去往县城、府城,又哪里还会有片瓦遮身,会有两亩地提供一餐饭食?

    这是事关生存的现实问题。

    哪怕“龙气法禁”再稀薄,除非到了完全活不下的程度,否则几乎没有人会抛家舍业,背井离乡。

    只因底层小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实在太弱!

    于是。

    想要在这个神诡世界中生存下去,既然朝廷已经靠不住,他们总要去找能靠得住的人或者……妖魔!

    甚至对某些人来说,如果能完全摸清“戒律禁忌”,就算是那些【诡异】的大腿都未必不能抱上一抱。

    哗啦啦……

    村民身后忽然响起一片水波翻涌的声音。

    然后便是灼痛人鼻腔的恐怖腥臭味随风而来。

    紧接着一个湿哒哒的脚步声,从河边的方向一步步靠近过来。

    但是这个时候,村民全都深深跪伏在地,根本不敢抬起头向着那位至高无上的“龙王老爷”看上一眼。

    他们在装缩头乌龟,但是被放在庙里的两个孩子却将那位“龙王老爷”看得一清二楚。

    这哪里是什么龙王,分明是一只体态臃肿,只勉强有个人形的鲶鱼精!

    鲶鱼的头,嘴巴两侧是十几根不断蠕动的触手,半人半鱼的肥硕身体,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身上黑黄色的黏液散发着恐怖至极的腥臭味,甚至在地上都留下了一条清晰的黄痕。

    “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