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耽美小说 - 摄政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2

分卷阅读142

    满不在乎:“嗨,都是女人生的。”

    白敬给他一噎。宗政鸢笑一笑,低沉道:“我知道同心结什么意思,所以送给你。你且拿着,又不沉,又不占地方。等我回山东,你再扔,别当着我的面前扔,就看在……咱们同僚一场。”

    白敬眼上缚着黑纱,宗政鸢也不知道他的心思,只能惴惴地等着。白敬手指转了几转,绕着红色同心结在空中飘荡。

    宗政鸢总算大笑:“好,好,多谢。”

    白敬安静站着,什么都没说。

    先帝生忌,皇室去大隆福寺祭祀祈福。成庙下葬非常仓促,摄政王那时害怕北京破城成庙有闪失,没按照礼数,慌慌张张落棺封门。想到成庙雪洞一样几无陪葬的陵墓摄政王就心痛,所以第一个生忌,必须补偿成庙。

    李家太祖跟佛教有渊源,但是李家自太祖起就更相信道教。传说太祖平天下多得北方真武大帝指点,太宗自称是北方真武大帝托生,历代帝王又爱炼丹修仙,佛教就更加吃亏。摄政王为了炼丹的事儿差点把炼丹道士打死,当时有和尚在场,大隆福寺岂能不知。这次先帝生忌道场安排在大隆福寺,和尚们受宠若惊。

    摄政王吩咐礼部往隆重里办。生忌不在三大祭亦不在四小祭,更谈不上大小祀,没有典籍规定,倒是给摄政王大操大办的余地,仅供奉用素斋就动用数百人准备三天。生忌那天皇帝陛下和摄政王一身素服,率领皇室至大隆福寺烧香祭祀。

    去大隆福寺之前,摄政王一眼看到一大群宫侍团团围着两个小小的娃儿。一个黑乎乎的,两三岁,另一个不满一岁,被乳母抱在怀中。摄政王一愣,成庙的种?

    富太监低声解释:“大一点的是二皇子,小的是小皇子。”

    摄政王蹙眉:“没见过他们。”

    富太监连忙:“圣人那时怜惜两个孩子太小了,说天寒地冻的让这么大的孩子服斩缞跪哭临就是要了他们的命,准许他们没送先帝。”

    其实皇帝陛下也才四岁……摄政王看这两个孩子,大约是哪两个妃子所出,在后宫养得甚好。摄政王笑:“我这个嫂子呀。”

    二皇子憨态可掬,黑黑小小,摄政王越看越像自己,搂着问他:“你有名字么?”二皇子不怕他,只是摇头。摄政王捏捏二皇子的脸。

    到了大隆福寺,礼部侍郎和大隆福寺的镜原一同主持一系列繁复祭礼,太后皇帝陛下和摄政王执行得一丝不苟。皇帝陛下大约也明白,这是在补偿自己的父亲。最后摄政王代皇帝陛下点佛前供奉长明灯,第一盏,怎么都点不燃。

    礼部侍郎以为哪里出岔子,汗透衣襟,立刻换了火折子过来,还是不行,就是无法点着。礼部侍郎摇摇欲坠即将昏倒,难道是长明灯有问题?他牙齿打颤看镜原,高大严肃的镜原面无表情看摄政王。

    肩负日月出东海。

    镜原面露一丝不可捉摸的笑意。

    摄政王换了三四个火折子,就是点不燃长明灯,他自己都出汗了,抬头看成庙牌位:哥?

    跪着的皇室面面相觑,什么意思?成庙厌恶摄政王?佛祖厌恶摄政王?

    太后扶着富太监的手慢慢站起,走到长明灯前,摄政王面色青白,强笑:“嫂子。”

    太后对灯低声道:“冤家,你有气不会来找我?在这儿使小性子!”

    摄政王一愣,手中的火折子嗤啦一下点燃了长明灯的灯芯。

    摄政王脸色变换。

    怪力乱神,他一贯不信的,只是觉得不能亏待自己兄长,历代帝王该有的荣享成庙都得有。可这长明灯怎么回事?成庙生气?列祖列宗生气?

    ——还是,成庙,有话要跟他讲?

    第100章

    在饥饿和瘟疫中挣扎的人们终于发狂了。

    有人似乎生下来就应该锦衣玉食,也有人生下来就该活活烂在泥里——凭什么?!

    到处是饿死病死枯如干柴的尸体。没有幼儿哭,穷人的幼儿早被吃掉了。贫民饥民连挣扎一下的力气都没有,苟延残喘看着自己渐渐成为一堆烂肉。被饥饿折磨得丧失人性的人是怪物,十年前陕西的一处饥民冲进县衙,贫穷的县令自己粒米也无,所以饥民们分食了他。

    有些事一旦开始,便会发现,原来也没那么困难。被欺压到极点的绝望到茫然的人们一直活得像牲畜,没人救他们,没人帮他们,没人把他们当人看。

    陕西乱民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十年后高若峰率领已经成气候的三十六营反出陕西,自立闯王,沿途收编饥民乱民叛军,队伍不断扩大。

    陕西未作抵抗,他们长驱直入安徽,攻进凤阳。高若峰麾下两名闯将,李鸿基张秉忠几乎遇不上敌手。李鸿基够聪明,张秉忠够残暴,到后来正规部队甚至看见他们就跑。

    这些“正规军”看起来和农民军差别也不大。身无片甲,手无武器,面黄肌瘦,倒像是达官贵人家扛活的长工。他们见只要投降,高若峰的三十六营也不怎么杀他们,反而好奇了,这帮破破烂烂的农民去凤阳干什么?

    ——扒祖坟!

    扒了狗日的皇帝的祖坟!

    太祖出身凤阳,太祖父亲仁祖的皇陵在凤阳。

    南方久无战事,所以守备军完全没有粮饷,也根本不训练,军户生下来只能当兵,因此是最方便不过的农奴。这些名义上的军人木然地看着一帮农民军用铁锄铁锨铡刀甚至是木棒砸毁煌煌天子祖宗的坟墓。宫殿推倒,雕像石碑砸烂,陵寝挖开,陪葬全部拿走。哄抢随葬的时候几根烂骨头被踢来踩去,可是谁也没在意。六十个守陵太监全部被杀,六十颗头颅吊在皇陵牌坊上,密密麻麻迎风摆。抢完砸完一把火烧着了皇陵附近三十万棵松树,李家的始祖仁祖皇陵彻底陷入火海,汹涌的火焰烧着了天。

    狗日的皇帝!祖坟被掘了!

    罪有应得,罪有应得!

    农民军士气高涨如癫狂,一鼓作气,杀进凤阳城。凤阳出了姓李的一家子,只怕是整个凤阳城都是李家的亲戚,那就都不是好东西!高若峰处死凤阳官员五十多人,张献忠为了犒赏三军,准许军队在城中纵情劫掠三日,凤阳平民被杀数万。士兵用长槊剖开孕妇肚子,一槊扎出婴儿,挑着大笑:这是李家的小崽子!李家断子绝孙!断子绝孙!

    三日之后凤阳总兵才领着三千人赶到凤阳,高若峰部队一把火点着了凤阳,整座城沉入腾腾烈焰,根本无法接近。西侧钟楼突然发出沉重的钟声,一下,一下,仿佛庞然巨物最后的哀鸣。凤阳总兵眼看着东侧鼓楼前“万世根本”四个字没入火焰,听着钟楼的声音,骇恐欲绝:“钟楼上有人?”

    烈焰卷起滚烫的气流,钟声在火海幽幽不绝,吓得所有官兵神魂出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