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耽美小说 - 摄政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4

分卷阅读264

    花雪里,宗政鸢一枪挑了小白眼上的黑纱,那一刹那间小白往后一仰脸,左蓝右碧的鸳鸯眸微微睁大,震撼了整个春天。

    美若天赐的眼睛,在那一瞬,那么认真地看着宗政鸢。

    仁祖皇陵被毁,白敬领命肃清叛军抓捕高若峰,宗政鸢是有些担心,并不恐慌。他知道小白必定会赢,小白用兵如神,没人能胜过他。

    可是,这次是瘟疫。

    上次宗政鸢去延安府送粮,他看到小白岂止面无血色,简直面无人色。在诏狱里呆了太久,小白的健康全毁了。

    怎么办啊。

    小白,我能不能跟你换啊。

    宗政鸢半蹲下,轻轻抚摸小白,小白眯着眼喵一声,轻轻一舔宗政鸢的手掌。

    宗政鸢站起,转身进了书房,立刻给北京上书:白巡抚身体一直不好,于国有大功,大晏的未来绝对不可缺少白巡抚,臣请求进延安府,代替白巡抚主持延安府抗疫。

    研武堂回他俩字:胡闹!

    王修写了一封长信安抚宗政鸢,此时山东亦有瘟疫之忧,小鹿大夫正好在山东,宗政鸢必须在山东做好防疫,否则摄政王殿下绝对法办。白巡抚心中有数,在延安府不会有事。

    宗政鸢又请求给延安府送药材,王修回他,摄政王已经着人去办,就近调药材送延安府。山东是摄政王殿下的根基,绝对不能乱,宗政鸢万万守好山东,不要让白敬瞧不起。

    王修在北京坐不住:“我要不要回一趟山东,我觉得小花会干出点混账事来……”

    摄政王一拍桌子:“他要是这种轻重缓急都分不出来,也不要当封疆大吏了!”

    王修一想白敬,心里汹汹酸痛。这是个很残酷的事实,白敬如果折在延安府,帝国绝对不能再折一个将军进去。

    王修仰脸看天,频繁眨眼。

    大晏的出路在哪儿,大晏终究……会去哪儿。

    瘟疫已经在延安府中蔓延,吴大夫进入延安府之后,立刻要见白巡抚。白敬在北京听鹿太医念叨过自己的师兄,一生都在研究瘟疫,提出了与先前医学典籍对于瘟疫截然不同的结论。瘟疫是时节不正导致外感,人与人之间传染,以及瘟疫防大于治。

    白敬立刻见了吴大夫,吴大夫对白敬一揖:“白巡抚,十年前我来过延安府,那时我来晚了,延安府几成空城。这一次,我终究不能错过。”

    白敬深深还礼:“多谢吴大夫。吴大夫……对于瘟疫,有何办法?”

    吴大夫满面风霜风尘仆仆,笑容却有令人镇定的力量:“白巡抚如果信得过我,这一次,需要白巡抚杀伐决断了。”

    白敬在黑纱下沉沉地看吴大夫。吴大夫肃穆:“白巡抚可有胆魄,关闭城门?”

    “关闭城门,再如何?”

    吴大夫忽然反问白敬:“白巡抚见没见过婚礼时新人跨火盆?”

    白敬等着吴大夫,吴大夫轻声道:“我在全国许多地方都见过类似的习俗。喜事跨火盆,白事跨火盆,说是驱邪。什么是邪?祖先创立这种仪式,或许只是想要告诉我们,火,可以防疫。”

    延安府关闭城门。

    魏知府把延安府所有郎中集合起来。多数只是卖个头疼脑热膏药的,也算不上医生。这些郎中跟着吴大夫,吴大夫教他们穿上白色医师袍,戴上口罩。延安府的铁匠根据图纸打简化的鸟嘴头盔,只是个带铁架的面罩。领头的铁匠魏知府认识,十年前就认识了……魏知府突然一激灵,对白敬道:“白巡抚,铁匠这样守着火的人,好像……是很少得疫?”

    火盆“驱邪”。

    祖先想要告诉我们的事情。

    一些郎中一开始很抗拒穿一身白,跟送丧的似的。吴大夫不做强求,只要穿着大袍即可。只是白口罩必须要戴,白巡抚都戴了。

    瘟疫在延安城中迅速扩散,白敬命人腾空一处官衙,正好是个窑洞的大院子。凡是高烧,惊厥,起红色结节之人全部抬到官衙去,窑洞之前搭棚子。白敬发现用白色覆盖,一般人嫌晦气,正好下意识就想避开。

    吴大夫安排人站在城中路口熬药,药香扩散弥漫,让人觉得这是可以活下去的味道。郎中不够,白敬命令都司守备把总这些等级的军官上街,代替郎中们熬药。邹钟辕和薛清泉站在街口熬药,分发药汁。瘟疫,防大于治,头一个要紧的是保证健康之人不要被传染。

    城中分药汁,白巡抚命人按照吴大夫的方子配药材,就在针线场配。魏姑娘率领所有针线娘子军放下针线拿着戥子包药材,五服连一串,包越多越好。这些药材可能要带出城,全是救命的。

    铁匠把面罩给做出来,活人戴上去是有几分吓人的,有点像森罗殿前的鬼怪。这时候也管不了许多,吴大夫教导,瘟疫的传播全是因为“疠气”,疠气生病芽,病芽着生人体,就叫传染。然而若是人自身正气充足,即便接触疠气,着生病芽,也不会发病。若是自身正气不足,呼吸之间吸入疠气,着生病芽,立刻便被传染。

    魏姑娘忽然问了吴大夫一个问题:“那疠气从哪儿来?”

    吴大夫回答:“四时不正,衍生疠气。”

    一直话很少的魏姑娘沉默一会儿,还是追问:“吴大夫,有没有可能是从老鼠身上来的。”

    吴大夫一愣:“这倒是从没想过。魏姑娘,鸡瘟鸭不病,鸭瘟鸡不病,人鼠如何同病?”

    “症状一样。”

    吴大夫眨眨眼。他认为瘟疫为外感,疔疮亦为外感,人身腐溃皆为外传感染,不是“上火”,被正统医学不容。他被骂得多了,因此倒是很乐于跟人讨论。

    魏姑娘一贯温柔沉静,十分镇定:“我娘,就是十年前得疙瘩瘟死的。当时延安城中老鼠特别多,我见到过一只死老鼠,全身疙瘩,跟我娘的症状一模一样。如果按您的理论,是老鼠传染人,还是人传染老鼠?”

    吴大夫睁大眼睛:“姑娘你……”

    魏姑娘还是很冷静:“这十年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听您一席话,我想着,这个‘病芽’,难道是从老鼠身上来的?”

    吴大夫如闻惊雷。

    魏知府看自己闺女站着跟吴大夫纠缠,心想坏了,又犯犟!他上前赔笑:“吴大夫莫怪,小女脾气轴……”

    吴大夫笑道:“没关系,我脾气也轴。脾气轴,才能窥得大道。”

    官衙中有人死亡,家人想把尸体运回家停灵。吴大夫站在官衙前面,一字一句:“把人拉回家,你们一家都危险。”

    邹钟辕命人把不依不饶的家人赶走,问吴大夫:“那……怎么办?”

    吴大夫十分坚定:“烧。”

    邹钟辕瞪着眼睛看吴大夫,他实在是做不了主,只好请示白巡抚。吴大夫平静地告诉白敬:“等城里疫情稳定,白官人出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