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 耽美小说 - 摄政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27

分卷阅读327

    研究海图呢。陛下怎么看?”

    小皇帝沮丧:“没研究出来什么,都不知道曾将军在哪儿。”

    “今天曾将军来信了,已经到达吕宋,安顿下来,日后可定期通航。”

    曾森一听就醒过来,看摄政王:“殿下,我爹现在好吗?”

    摄政王坐在炕边,捏捏他的脸:“你爹说他很想你。还说不准你睡觉之前含着糖。”

    曾森圆脸蛋兴奋地发红,眼睛闪闪:“他说很想我吗?我以后不含着糖睡觉了。”

    摄政王笑:“嗯。”

    小皇帝在海图上找吕宋:“在这里。”他忽而又一叹,深沉道:“那葡萄牙教官说,闽商在吕宋被屠杀不止两三回,总数超过三万,垒尸路旁……曾将军去看看他们,也好。”

    摄政王搂住小皇帝和曾森,小柿子也醒了,连忙道:“我也要噻!”

    摄政王揽着三个孩子,涂涂安静地看了一会儿,轻快地踩着曾森一路跳上摄政王的肩,趴下了。

    “宫中天花正在消退。圣人也想你,等完全清除天花,陛下就能回去了。”

    皇帝陛下一想太后,瞬间抽泣。曾森用小手擦擦他的眼角。

    四川柿子口音最近变幻莫测,一句四川话一句北京话,十分激动地吩咐宫人,晚膳要辣椒。

    皇帝陛下一听辣椒两个字,立刻打断了他那点小愁绪:“不行!只能放一点!”

    天知道四川人都怎么回事,吃菜一定要有麻椒胡椒花椒,茱萸都只是点缀,偶尔有带辣味的秋葵都能高兴半天。辣椒其实很像秋葵,只是辣秋葵需要碰运气,辣椒全都又香又辣。小柿子吩咐宫人炒了一顿辣椒,又把干辣椒磨成粉,就停不下来了。

    什么菜,都要倒一点。皇帝陛下好奇,被辣椒辣得大汗淋漓。辣椒干辣,气味香醇却不像花椒胡椒那么麻。摄政王抬头看富太监,富太监连忙解释:“太医院说,这个气候吃一点辣椒驱寒理气,不容易伤风。”

    摄政王点头:“辣椒真能驱寒再好不过,明年也是要多种的。”

    “四川也要。”小柿子强调。

    摄政王笑:“好,送去四川。”

    天花逐渐平复,北京城依旧是帝国的都城。弗拉维尔在这里经历过两次的血腥杀戮,大概因为这里的空气里都漂浮着美妙的权利与金银的香气,比鸦片更让人迷醉,更让人疯狂。曾芝龙在南洋的船队走海道送信回来,途径澳门还帮弗拉维尔带了一封澳门总督博尼法西奥的信:曾芝龙把葡萄牙四艘货船都炸了,曾芝龙要照价赔偿。

    弗拉维尔无语看苍天,这一顿折腾葡萄牙到底是图个什么,四艘货船到底被海妖给祸祸了!

    四艘巨型货船上大约有两千零二十五担生丝,六十吨瓷器,粗略估算能在阿姆斯特丹卖出一百一二万两白银,更何况还有四艘货船本身的造价。海妖就算是海盗王,手头能拿出这么多白银?怕是有诈。他给博尼法西奥回信:当心海妖,最好的结果是他答应带咱们一起做生意,在南洋给咱们方便,大概用利润来赔偿,这里面门道太多,一定要死抠合同条款,争取最大利益。

    弗拉维尔的回信把王修给看笑了。曾芝龙就算手头一时没那么多现银,用贸易来折算赔偿,也肯定不会亏待自己的贸易伙伴。针头线脑斤斤计较利益的也许能成个海寇头子,却绝对不会成为海盗王。葡萄牙人还是不懂,能成为海妖的合伙人,才是长久的,源源不断的利益。

    “笑什么呢。”李奉恕从西苑回来,一进研武堂就听见王修在笑。

    “葡萄牙人被曾芝龙揍了那么久,却还是不了解他。”

    李奉恕乐了:“你很了解?”

    王修严肃:“却是挺了解的。”

    知己知彼,哼唧。

    “曾芝龙上书,关于陈官人谈判的南洋贸易,生丝纱绫缎布瓷器白蜡茶叶,酒明矾水银,各有各的价格。陈官人从中斡旋报价,上书问大晏这样行不行。”

    李奉恕翻一翻曾芝龙上书,明显陈官人写的,曾芝龙的文笔还没到这份儿上。

    王修解释:“陈官人心里有数,毕竟朝廷没给福建海防军军饷,曾芝龙还得养那么大的军队。”

    李奉恕手指一点奏章:“陈官人该上报上报,总归让他们便宜行事,朝廷不多掣肘。”

    王修一扬眉:“你……不管不问?”

    李奉恕合上奏章:“我给他们时间,以及信任。”

    若无胸襟,便非王者。

    第220章

    已经十一月, 京中寒冷。本来十月的岁腊之辰要祭拜祖先送寒衣, 全给耽误了。天花刚刚过去,街上卖起各色奠仪,书局开版印制衣裳图画,百姓当作祭品在祖先坟前焚化。已经晚了,只求祖先莫怪。

    大疫渐渐平息, 北京街头顽强地恢复生机。

    进入十一月, 按例司礼监要印制九九消寒图, 太后尚未打开宫门, 宫中还要彻底清理一番。王修自己在书房里画九九消寒图, 李小二特别好奇地扒着桌子边儿踮着脚看。

    王修用墨画一枝素梅,梅上九朵梅花,花瓣儿只描边。进九之后,每天数着九用朱砂填一片花瓣。等到出九转暖, 九朵梅花花瓣全部填满,梅花于纸上盛开报春来。

    李小二戴着新暖耳, 像只毛绒绒的小动物。先帝不知道怎么安排这哥俩儿心眼的。皇帝陛下早慧得吓人, 李小二就傻乎乎得气人。他还很不能适应自己的名字“李启炴”,用大名喊他他得反应一会儿, 叫他李小二倒是应得快,鼓着小脸乐呵呵:“啊?”

    李奉恕真心实意喜欢李小二,特别亲他,用鼻尖顶顶李小二的小鼻:“你可真像我,这份傻劲都一模一样。”

    王修一听这个就黯然。他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旁敲侧击问宫中老人打听幼时的李奉恕什么样。一堆人说不出个所以然, 要特别茫然地想一会儿。再后来摄政王威仪日盛,宫中的人拍马屁,跟王修说摄政王殿下幼时才高八斗。

    王修喷,你特么好赖没说李奉恕跟李奉恪作七步诗。

    能什么样,蹲在高墙阴影里的小小幼儿。热情地对每个人笑,被人当成可怜的小傻瓜。

    王修想给李小二开蒙,教李小二写字,背简单的诗。李小二有点坐不住,就爱在广阔的鲁王府菜地里领着黑鬼野,滚一身泥。李奉恕倒是不急:“才几岁。以后烦闷的日子多了,也就这几年能无忧无虑。”

    不过这几天王修发现李小二会写自己的名字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的,在鲁王府用毛笔到处乱写,用的上好的墨汁,渗进木头漆面擦不掉。李家皇帝书法都不错,有几位甚至可以说造诣了得,李奉恕自己都被先帝给打出一笔好字。也许骨血里真的有那么一些陌生亲切的传承,李小二这小呆子写自己